有人会问:假如只运动不操控饮食,能减肥吗?
答案有点扎心,科学家告诉咱们只运动不操控饮食,很难到达减肥的意图。
为什么会这样呢?
由于人体内有一个保命法宝叫“代偿机制”。
有过运动经历的人简直都经历过这样的过程:刚开始运动的一段时间,体重显着减轻,但持续坚持数周、数月后,体重却停滞不前。
也便是大家常说的进入了“渠道期”。
原因便是身体启动了“代偿机制”。
这是人类进化出的"保命"机制。
咱们的先祖,在远古时代往往是靠天吃饭的。手无寸铁与大自然奋斗,往往吃了上顿没下顿。
为了更好地生存下来,体内主动构成“自救系统”,在活动添加、热量耗费添加的时候,削减其他的热量耗费如基础代谢来保存能量。
然后尽可能地防止被饿死。
显然,这种调节机制现已不适合现在热量过剩、运动缺乏的现代社会,反而会导致肥壮,而且形成运动减重的作用不如预期作用好。
发表在《细胞》子刊上的最新代谢研究表明:跟着运动的热量耗费添加,身体会主动削减基础能量耗费来"代偿"。
运动每耗费100kcal会形成基础代谢削减28kcal,所以实际上相当于只净耗费了72kcal,运动耗费热量主动打折。
体脂率越高的人,打折力度越大,可能做100kcal的运动,实际只能耗费50kcal左右,有一半都是白做功。
看到这个报道,是不是觉得有点泄气?有没有那么一丢丢想妄自菲薄的念头?
不必那么绝望,虽然身体有代偿机制,但是从长时间来说,运动依然是一种有用的减轻体重和维持减重效果的方法。
一项对大于1年的减重临床研究的综述发现:
单纯的操控饮食减重比仅运动减重能够多减3kg;
操控饮食+运动又比仅仅操控饮食均匀多减1.4kg。
而且运动还能够削减体脂含量,添加肌肉份额,这关于长时间操控体重有积极的作用。
基础代谢率是跟着肌肉含量的添加而添加的,拥有更多的肌肉意味着在之后操控体重的过程中会更容易,也便是常常被想念的易瘦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