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问我,孩子长高了怎么办?孩子不喜欢运动怎么能长高?想让孩子长高,一定要让孩子动起来,运动是必不可少的。
儿童身高的70%是由遗传决定的,但30%可以通过后天的环境因素改变。不要低估这30%的因素。运动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有助于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提高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强骨细胞的生长能力,刺激骨骺内的骨骺软骨增生,有助于生长和骨骼的硬度。
1.弹跳运动
跳绳、纵跳等高弹力运动,可使儿童的下肢得到规律的压力、充足的血液供应,并能促进骨骼的生长。像这样的跳跃运动每天可以进行1-3次,每次5次-10分钟。篮球。排球等项目也需要弹跳的能力,同时它的趣味性很高,非常好。
2.游泳
游泳也是一项很好的运动。游泳时挺直脊椎、踢腿、在水中浮力,对四肢和脊椎骨骼的生长非常有益。
3.拉伸
拉伸运动如引体向上、芭蕾、踢腿、压腿等,可以拉伸肌肉和韧带,促进骨骺软骨的增生。增加身体的柔韧性,让身体放松,更有弹性,对长高也有好处,可以结合其他运动。
如果孩子刚开始运动,此时运动量不宜过大。先让孩子习惯,然后慢慢增加运动量,循序渐进。对于运动强度较高的运动,每次运动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稍长一些。总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对于较小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可以比较长,使肌肉、关节和骨骼得到充分的刺激。
运动虽好,但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适合孩子。孩子们不应该经常做以下运动。
1.举重
当孩子举重时,骨骼和关节会受到严重压缩,软骨组织会受到挤压。经常举重也会给腰部带来负担,造成肌肉拉伤,不利于长高。不建议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经常举重。
2.马拉松
适当的跑步可以刺激身体的关节,有利于身高的增长。然而,马拉松是一项高强度的训练。当孩子骨骼尚未成熟时,骨骼和关节容易磨损,不利于身高增长。
3.高强度运动
儿童的骨骼比较脆弱,无法承受高强度的运动,而高强度的运动会使肌肉训练更有效,但过早的肌肉增长会抢夺骨骼生长的营养,破坏骨骼的正常生长。
如果孩子想长高,多运动是好的,但要注意适度,不要过度疲劳,运动时注意防护,避免受伤,运动前热身,运动后注意拉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