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开跑。能够说,马拉松已经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剧烈耐力运动之一,越来越多的运动爱好者参与“跑马”行列。可是,跑步看似很简单,长距离跑、特别是“跑马”并非跑步那么简单,不少人由于缺少专业化练习和引导,动辄跑5公里、10公里,这样很容易会“跑伤”。
因此,心内科专家主张,在长距离跑前先给自己的血管做个测验。
高强度运动该为猝死背锅?
就在10月初,一位知名人士在28公里长距离跑后猝死的消息引起大众热议,高强度运动该不该为心源性猝死背锅?先说答案:尽管大量研讨证实体育运动对心血管甚至健康有好处,可是,运动也或许引发心血管疾病甚至心源性猝死。
这位患者进行的28公里长距离跑,比半程马拉松还要长一些,属于剧烈耐力运动,由于发病细节并未发表,他是否有慢性疾病,甚至心脏结构疾病,不得而知。
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有很多。研讨发现,在35岁以下的人群中,运动相关的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病因是肥厚型心肌病和致心律失常型心肌病,老年人群则以冠状动脉疾病最为常见。
我们常常宣扬运动的好处,《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攻略(2021)》也引荐成年人每周应该至少进行150分钟至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许75分钟至150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又或许两种强度运动的等效组合。
不过,无论这位患者是否由于高强度运动引发的猝死,需求注意的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剧烈耐力运动,比方跑马拉松。
能够说,体育运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适度的体育运动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另一方面,运动也或许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或许潜在患者产生心源性猝死。
剧烈运动前先测下血管状况
不打没有预备的仗,树立健康的运动观非常重要,这长期坚持运动而且防止运动损伤的关键,包含运动前评价和预备、运动方案和执行以及运动后的反馈。
当你想开端规则运动前,应该为自己评价一下运动相关的心血管风险,包含年龄、病史以及运动习气等。评价项目分为以下两个大项:
中心变量包含年龄(男性>50岁、女性>60岁);兼并明确的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或其他先天性、遗传性心脏病家族史;参与或预备参与高危极限运动。
非中心变量包含缺少规则的运动习气;存在提示有心血管疾病或许的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男性>40岁,女性绝经后;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症;肥壮。
根据以上选项,假如不存在中心变量且至多存在1项非中心变量,则测验者处于低风险状况;假如存在至少1项中心变量或2项以上非中心变量,则说明测验者处于高风险状况。
持续过筛可做这俩身体评价
假如处于低风险状况,一般无需持续评价,能够根据个人情况挑选运动。假如你特别希望做进一步评价,也能够像高风险人群相同进行初级评价。
初级评价这个需求到医院进行,医师会询问你是否有症状,有哪些病史,而且给你进行血糖、血脂、肾功用等实验室查看。假如怀疑有心脏疾病,还应该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查看。一般来说,假如要进行剧烈耐力运动比赛,比方马拉松、极限登山、铁人三项等,比赛前也主张进行上述查看,能够筛查出一部分有潜在风险的人。
假如评价没问题,你就能够挑选自己喜爱的运动开端动起来了。
心肺运动实验假如开始评价呈现反常,还应该进行心肺运动实验(CPET)来评价体能状况。假如心肺功用实验没问题,也没有兼并其他重要疾病或许风险因素,能够从低强度运动开端,逐渐加量。要是心肺功用实验反常,或许兼并其他疾病或风险因素,则需求根据情况做进一步查看,并由医师辅导进行运动。
按部就班运动前后做足预备
运动是一辈子的事,切不可冒进,最好顺其自然,按部就班,适度量力。
在开端规则运动前,你还应该制定一个运动方案,而且多了解这项运动的相关常识,比方运动技巧、运动风险等等。运动安全非常重要,必须充分了解这项运动,预备好各种配备,包含衣服鞋袜以及防护配备等,才干开端运动。运动前热身,按部就班地进行运动,运动后也要注意拉伸。
在运动进程以及运动完毕后,应该对自己呈现的症状有敏感性,比方胸痛、憋气等不适症状,假如停止运动休息后仍不缓解,应该尽快到医院就诊。别的,应该定时进行上述评价,以便了解自己的运动状况。